市西最优秀的老师伉俪
──胡冠璐和钟日照老师
1951届部分校友
我们终于找到了
我们有着道不尽的母校情和师生情,相聚时我们一个个地描述教过我们的恩师,常常是想念了一位又一位。大家不能忘怀的教语文的
同学们喜欢她,是因为当年她是最年轻的老师之一,她不但漂亮,讲课声音好听,而且在课上课下都没有“师道尊严”,像是学生的大朋友。
同学们敬爱她,是因为她的教学总是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有兴趣,她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指导学生“习得”语文的规律,这些对于我们不论是搞文科还是搞理工的人都受益终生。至今有两位同学保存了50年前的作文原稿,“欢送×××参加市政建设”、“记‘4.27’”等,这是对中学语文的珍藏,更是对
同学们想念她,还因为她的终身伴侣
终于,在1999年秋,在校友会的帮助下,我们得到了
(2000年12月于北京)
美好的回忆
1951届校友
王平
我认识胡冠璐老师是在解放以前,当年我大约是十三四岁。胡老师和我父亲是教育界的同仁,也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初次见到胡老师时的具体情景我已记不清了,但当时胡老师的形象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胡老师是那么年轻,她那端庄秀美的外貌、柔声细语的谈吐以及温文尔雅的举止,无不让我这个“丑小鸭”羡慕不已。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当我步入市西中学高中课堂时,惊喜地看到教我语文的老师原来就是我认识的、特别有好感的胡老师。当时我就想,如果我语文学不好那多难为情呀!因为我的语文基础比较差,最怕的是做作文。然而,在胡老师的教导下,我竟然对语言文学产生了兴趣,感觉到它深邃的内涵和美妙。记得当时上海刚解放不久,语文课没有教科书,胡老师一上课就把她精心准备的讲课内容写在黑板上。字如其人,胡老师的字秀丽挺拔,兼有刚柔之美。她写字如行云流水般,不一会儿就写了满满一黑板。胡老师讲课也很有艺术性,特别是在声情并茂地朗诵古典文学名著时,更深深吸引着我们这些小青年的心,至今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参加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被迫两次改行。最终在四十来岁时被安排到纺织工业部搞政策研究工作。无论是写调研报告还是政策研究性文件,都需要简明扼要和符合逻辑性的文字组合,而这些能力的基础是来自于中学时代语文老师的栽培。我由衷地感谢我的恩师胡冠璐老师。
遗憾的是我与敬爱的胡老师一别就是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师生们,竟然还能再次相逢,是多么令人兴奋。2000年一天,我在老同学徐乃勤家里见到了胡老师手捧鲜花面带笑容并神采奕奕的照片,胡老师显得那么健康,还是那么美丽。在那不久之后,在上海市西中学北京校友会编的会刊上,我再次看到了那张照片以及胡老师给陶民华校友的信,使我激动不已。2001年9月我给胡老师写了一封信,不久就是市西中学举办成立五十五周年庆祝,以及我们51届毕业五十周年的时间。我激动地告诉胡老师我们不久就可见面了。胡老师给我回了信,还附了两张照片。胡老师在信中说:“你是我的学生又是我老朋友的女儿,有着双重关系,特别感到亲切,很想立刻见到你,和你亲热一番。当年你们都是非常可爱的孩子(请恕我如此称呼你们),现在你们都大了,我也老了,毕竟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想起来真有些恍如隔世了……。”
又是两年多未与胡老师见面了,每当逢年过节在电话里听到胡老师动听的声音时,我总感到十分亲切,十分温暖。她给我力量,使我能战胜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我要像胡老师那样虽经历磨难,但仍坚强乐观豁达地笑对人生,用无私的爱感动和激励周围的人们,尽可能地为社会作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更好地享受我们伟大的祖国给予我们的美好生活而健康愉快地活着!
(
1951届校友
徐秉业
我出生在日本统治下伪满洲国的沈阳(当时叫奉天)。小学时受的是奴化教育,初中只念了一年半便来到了上海市西中学读书。在学习中遇到了不少困难,特别是语文的基础很差,不会写作文,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知道语文怎样学才好。
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是
语文课另外的重要内容是作文。记得第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自传”,虽然我努力把自己的经历尽量写出来写好,但还是词不达意,错别字很多。
由
我在清华大学教了几十年的书,撰写或主编了18本正式出版的教材和专著,共有几百万字,有的书发行量很大。例如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弹塑性力学》,到2005年已经是第八次印刷了。这些书,在社会上受到热烈欢迎,主要是因为读者能够从书中获得知识,书中的文笔也比较通畅。我认为,这也是得益于我中学时代语文课打下的基础。每想到这些,我由衷地感谢
(
珍贵的赠言
1953届校友
梅岭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
“对你——毛主席领导下新中国的新一代,我有许多话要说,但是一时竟不知从哪里说起。总之,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我深深意识到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青年是无限幸福的。亲爱的聪明的年轻的朋友,请你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你才能更深刻体会祖国对你的殷切期望,你才能更好地来完成祖国交给你的艰巨任务!亲爱的聪明的年轻的朋友!我以我们市西有你而感到骄傲!”
这段话一直鼓励我在留苏的学习中克服困难,时刻不忘祖国的殷切期望,使我圆满地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任务。
(2000年12月)
德高望重的恩师
1955届校友
刘城墉
五十春秋,岁月如流。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往事如织,难忘恩师。
铸魂为本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每位老师在每门课的教学内容和举止风范上都在不断地铸造着学生的灵魂,特别是语文课。
改章易字
语
然而,“改字难于造篇,易字难于代句”。但
每次发还作文簿时,
关爱备至
1954年秋,我刚升入高三,胡老师虽不再教我班语文了,但她仍热情地关注着她曾培育过的学子们。她赠与我一本为期一年的《文学讲座》入场券,那是由华东与上海文联及作协专为文艺界演员、记者和中学语文教师举办的,旨在提高其思想水平和文艺水准。主讲者多为文坛泰斗、巨匠或名人。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每一讲,视野大大开阔。1955年临毕业时,胡老师出于关怀和爱护,到教室内找同学们谈话,一起商量高考志愿问题,并提出她个人看法和建议,供学生及其家长参考。今日忆起,仍倍感亲切和温暖。
疾风劲草
1952年末,我参加了市西党支部扩大会议,时任我班政治课教师的钟日照老师(胡老师的丈夫)被取消了候补党员资格,最后,主持人让坐在后排的胡老师表态。我只见她局促不安地站起来,极其伤心、失落、无奈、无助地道出六个字:“服从组织决定”,她满脸哀怨地坐下去时,眼睛发直,泪水夺眶欲出。
其实钟老师是一位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者,讲课理论水平高,辩证思维强,语言很有分寸,结论适度,从不绝对化、主观化,同学们很佩服,而对其政治生命的断送,则感到震惊和茫然。
后来,钟老师去市北中学任教。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数十年的历次运动,他总是当然的被批被整的对象。尽管他身处逆境,但并未动摇其爱国、爱党、爱人民的赤诚之心,他还是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直至打倒“四人帮”,“文革”十年浩劫结束后,钟老师才被彻底平反。可惜不久后,他于1983年过早故世。
胡、钟伉俪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几十年人生道路。尽管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全家,她俩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自制力和坚韧性,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胡老师后在教育学院任教,面对听大课的中学教师,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因而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和院领导的表扬。当然,对她每次备课教案和试讲的首肯者和修改者则是钟老师。他俩在共同奉献中分享着幸福,在甜酸苦辣中度过了一言难尽的岁月。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回首往事,胡老师平静而又不无感慨地说:“不管怎样,我还是挺过来了!”时间和历史是最公正的评判者。
如今胡老师已逾耄耋之年,但仍精神矍铄,生活简朴,尤善自我调节心态,以致2000年同学盛邀胡老师聚会时,竟有人把她也当成某位女同学了,可见她越活越年轻了。
我衷心祝愿德高、品优、业精、心慈,我敬爱的恩师健康长寿!
(于安徽淮南伤榻,
师 生书 信
收到您给我寄来贺年卡,我万分喜悦,感激涕零。我们已经分别五十多年,竟然联系上了。
亲爱的
(摘自1954届何锦于
谢谢你的来信,虽然整整五十年过去了,但一看到你的名字时,你那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聪颖可爱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眼前,和“纪念册”14页上的照片丝毫不差。你的信条理清晰、文字流畅、感情真挚、字迹秀丽,看后很喜欢。你对母校
你说在校时对作文“总是感到头痛”,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反思。其实同学不喜欢作文是平常的,尤其是爱好理科的同学,问题是老师应该启发每个同学对作文的兴趣。虽然我印象中你的作文并不差,也许只是不如数理罢了。但如果我早知道,一定会尽量没法让你喜欢作文,而且越写越好,写得很好很好的,因为你很聪明,只要自已喜欢,再加上努力,多读、多写、多修改就会成绩突出的。遗憾的是我知道得太迟了,因此内心深为自己的疏忽、失职而感到歉疚。
你们的“纪念册”编得很好,《52届校友通讯》目前还没收到。
52届初中春季班同学对班主任杨文鹃老师的感情很深,每年都聚会,为她做生日,我也曾被邀参加过三次。
(摘自
非常感谢你们对
我有三个女儿,除二女儿在深圳教育界工作外,大女儿和小女儿都在上海国有企业任职。我和小女儿住在一起,物质条件虽不富裕,但家庭和睦,祖孙三代亲密无间,共享天伦之乐,足以告慰远方的同学们。
(摘自
钟日照(1924年—1983年)出生于新加坡,为爱国归侨,毕业于复旦大学。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在高桥、市西、市北、安庆等中学任政治、英语教师。解放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某种政治误会被清除出党。1958年又因自觉革命向党交心,被错划为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沉冤昭雪。他的遭遇虽坎坷,但始终爱党、爱国,笑对人生。在任何艰难困苦和挫折面前,他都以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他富有爱心,经常用家庭收入资助贫困的亲友和学生,自己却过着清贫的日子,安于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平日爱好诗词,时有习作,抒发情感,共留下二百余首,此十二首为其中一小部分。
中秋抒感
——庆祝建国三十周年
掐指中秋三十年,今宵分外享团圆。
三载新风驱毒瘴,九亿繁星闪碧天。
四亿欣荣换面貌,万家快慰赏婵娟。
剑公讲话传千里,响彻笙歌月夜弦。
四害“绝”诗
(一)
暴风一阵断危“桥”,“江”上坠沉“青”面妖。
流水落花“春”去也,万年遗臭腐尸漂。
(二)
“元”凶祸国雨潇潇,“洪”水成灾飞夜枭。
“文”武“姚”“王”同覆灭,晴空万里喜今朝!
痛斥“四人帮”迫害敬爱的周总理
妖风阵阵煽阴谋,四害横飞伴鸩鸠。
妄想遮天害总理,滔滔罪恶满江流。
五十自勉
1974年1月
年华半百去匆匆,漫漫途程顶雨风。
失败无妨添教训,成功不辍鼓征篷。
观看妻女人人勇,醉赏江山处处红。
五十人生犹阔步,鞠躬尽瘁乐无穷。
毋忘先进更争前
长女钟红在农场蔬菜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作此以勉。
连年种菜喜田园,无限风光大自然。
苦干清晨汗滴土,大忙傍晚劲冲天。
挥锄万遍铸钢骨,挑粪千回磨铁肩。
莫负韶华春正好,宜当先进更争前。
喜沉冤昭雪
(一)
半生沉重后,从此一身轻。
飞入云霄里,奋然万里征。
(二)
喜还真面目,难抒我心情。
当走一支笔,高歌四化兴!
满 江 红
——沉痛悼念毛主席逝世
震撼山河,噩耗似晴天霹雳。
天地动,五洲惊愕,八方悲泣!
万世恩情当永记,千秋功绩长堪忆。
涌人流,挥泪仰遗容,衣衫湿。
枪杆子,狼毫笔,开新世,全无敌。
为人民凉热,操劳朝夕。
不朽雄文丰宝库,光辉思想如红日。
照征程,万马竞奔腾,蹄声疾。
卜 算
子
——哀悼敬爱的周总理
革命奋终生,功绩谁能数!
八亿人民手顶天,悲折擎天柱。
含泪仰晴空:灵骨灰飞舞。
全国铿锵铁誓言:永把红旗举。
浪 淘
沙
——贺次女钟兰在农场被评为优秀团员
报喜女飞笺:优秀团员。
全家欢乐喷心泉。
新岁迎春花吐蕊,春意无边。
重任落双肩,干劲冲天,
戒骄戒躁更争前。
瀛海千舟齐破浪,百里波澜。
浪 淘
沙
——贺幼女钟苏十五周岁生日
降世夕阳中,蛋脸花容,医生赞俏我心同。
报喜家书飞各处,乐满心胸。
岁月去匆匆,转眼骄骢,蹄声得得作先锋。
我愿苏苏驰万里,破障重重。
(胡冠璐整理于